中国—东盟轨道交通研修班与浙江企业共同交流产业生态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0 点击次数:446月20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及互联互通标准研修班”(杭州站),联合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领研修班走访了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华东院)、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合科技)以及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光明铁道)。此次走访围绕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展开了深度交流,为中国—东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注入了新动能。
在华东院交流会上,交通市政工程院院长刘长宝强调:“轨道交通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化是推动区域经济融合的关键引擎。”该院高级工程师潘雨辰、徐四维分享了华东院20年来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实践成果。
在众合科技西部科创谷,众合科技总裁边劲飞在开场致辞中,对研修班再次莅临杭州表示诚挚欢迎,向相关单位的信任致以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公司整体业务情况。
众合科技代表王玫深入剖析了精益型信号系统在可持续交通中的经济性与成本优化之道。众合科技研发的精简型信号系统,通过简化架构、减少冗余组件,大幅降低了安装与维护成本,同时提升了系统可靠性与适应性。该系统在降低综合建设成本、牵引能耗及全生命周期成本,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智能调度与运维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光明铁道代表马军委则围绕铁路轨枕、轨道板的发展与工艺标准展开讲解,介绍了中国铁路运营现状、产品应用业绩以及制造工艺,为参会者带来了全面而深入的行业洞察。
此次研修班走访活动,不仅是浙江企业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国—东盟交通领域“标准互通、技术共享”的重要实践。当前,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轨道交通作为互联互通的“绿色动脉”,正成为区域经济融合的新引擎。随着华东院数字化方案、众合科技精益信号系统、光明铁道轨枕标准等“浙江智慧”的输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合作必将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浙江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高地,拥有从信号系统、工程设计到装备制造等完整产业链。未来,联合会将持续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供稿:国际合作部 陈岑
审核:徐桂娟